10月28日,由中国海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25年第二届海洋能源工程技术与智能化大会暨ET03浅水/极寒工程技术和DT01海上丛式井技术体系成果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传江出席大会并讲话。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致辞。东方电气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军,集团公司外部董事郭建新、邵开文、江正洪、于万源,东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付晓飞,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恒一、谢玉洪、李根生应邀出席。周守为、李根生作专题报告。
张传江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推动海洋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技术创新,筑牢海洋强国建设的根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勇于挑战关键技术难题,在前沿领域和技术装备上实现更大突破。不断完善“产学研检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持续推动工程技术领域“双十大技术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并持续锻造系统性工程技术能力,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张传江要求,要推动绿色发展,擘画能源转型的海上画卷。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将绿色转型要求全面融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运营全过程。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传统油气业务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海洋能源供应体系,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张传江强调,要深化智能转型,赋能未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把握数字时代发展契机,加快推进数智海油建设。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海洋油气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勘探开发、工程建设、钻完井、生产运营的智能化水平,实现降本增效、安全保障和能力提升。
张传江要求,要强化产业协同,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进一步打破壁垒,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科研机构、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互利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和产业生态,携手推动我国海洋能源工程技术水平整体跃升。
本次会议以“碧海筑双擎 绿智赋新能”为主题,全面总结浅水/极寒工程技术和海上丛式井技术成果,强化行业合作与交流,为培育和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凝聚科技力量。
大会设置一场主旨报告和两场平行专题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海上丛式井技术、浅水/极寒工程技术和自主装备智能化应用等关键技术领域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大会正式发布“中国海油工程技术领域核心专有技术”和“海毅系统”。据了解,该系统为生产现场级工业物联网平台,由工程技术部统筹部署、研究总院牵头相关所属单位共同研发,可实现数据集成管理和智能分析应用,构建海陆数据联通枢纽、实现云边应用智能协同,有力支撑海上智能油气田建设。
集团公司、有限公司总部有关部门和相关所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相关合作企业、高校代表应邀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