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公司专题->中国海油40年->寻访劳模

寻访劳模|“石油工人李纪扎,破冰抢险用手扒”

来源:      时间: 2025-06-06

1977年“石化工业部劳动英雄”李纪扎

“石油工人李纪扎,破冰抢险用手扒”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群海军复员军人组成了我国第一支海上钻探队——“3206钻井队”,成员平均年龄24岁,党员占半数以上。这支钻井队实行军事化管理——自带行军床,打开行李就能睡觉;自带炊具,支起锅灶就能做饭。作为其中一员,李纪扎参与了我国海上第一口探井“海一井”的勘探。

1966年12月,为在海上安装钻机,李纪扎与十余名队友组成安装小组,克服了高空作业风险大、设施简陋、人手不足等困难,昼夜奋战安装井架,让海上第一座井架矗立在渤海湾上。


1969年2月,渤海遭遇罕见冰灾,为保护平台,22岁的李纪扎双腿陷进冰窟窿,用手扒冰为破冰船开路,双手被尖利的海冰划得鲜血直流。自此,一个顺口溜开始在渤海油田流传:“石油工人李纪扎,破冰抢险用手扒。”

如今,随着科技和制造业的进步,海上破冰已有破冰船等多种“利器”,但李纪扎破冰抢险的事迹已成为海洋石油创业精神的生动注脚。

越是艰险越向前,全力以赴保生产。从全国石化战线“劳动英雄”到连续三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虽然荣誉越来越多,岗位身份也不断变化,但李纪扎还是习惯与大海相伴、以平台为家。生产、拖航、修船、安全……每年他几乎都有一百多天是在作业现场。

1996年10月8日,李纪扎又一次来到他日夜牵挂的绥中36—1J区渤海八号平台快速钻井现场监督检查。

他看见泥浆处理剂、固井添加剂、作业工具等排列规范整齐,就像即将出征的战士要接受检阅;他穿过甲板,来到柴油机仓、泥浆泵仓、钻台上、看消防救生设备;最后,他停在吊车跟前,沿着梯子望了望9米多高的吊车,年近五旬的他迅速抓住梯子,敏捷地向上爬去,仔细检查吊车每个活动部位、固定点、刹车保养情况。

“怎么样?”平台经理楼卢新追到他跟前问。

“行!比我想象得好!”李纪扎松了一口气,笑了。

2006年,李纪扎光荣退休。可是在许多钻井平台经理那儿,还可以听到李纪扎的故事,说他像熟悉自己的掌纹那样熟悉钻井平台,说他仍像当年守护作业安全一样,守望着深爱的海洋石油事业。


寻访手记:大家都说,李纪扎是一员福将,因为他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曾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每每回想,说不后怕是假的,但是下一次,出于一名党员的自觉和担当,他仍然会喊出:“共产党员留下,其他人撤!”然后带头冲在危险的最前面。(文字整理 谢梦远)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